头部高度
banner
时间:2017-11-15
分享到:

顾国兴,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副院长,长期从事反应堆物理、反应堆仪表与控制研究以及科研管理工作,累计申请专利81件,授权专利40件,其中发明专利10件,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,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20余项。先后获得国家电投优秀奋斗者、核工业“111人才工程”高级管理人才、中国电力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。2001年获“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”,2017年获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第六届中国电力设备管理杰出贡献奖。

顾国兴1.jpg

 “核电技术是人类最伟大的创新技术之一,核电能源是人类未来最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”,作为上海核工院分管科研创新的副院长,顾国兴秉承“深思一步、领先一步、创新一步、发展一步”的发展理念,坚定地走着重大专项创新的每一步。

技术牵引,保障重大专项实施

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——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的研发过程中,在“三部委”和国家能源局的领导下,顾国兴带领全院科技人员全面消化吸收三代非能动核电的先进理念,创新创造大力开展工程技术研究,为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核电型号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。

上海核工院是压水堆专项的技术总体责任单位,通过牵头或参与重大专项研发工作,积极发挥总师办公室的职责和使命,以先进型号研发引领核电技术的发展;上海核工院承担重大专项课题22个,联合参研及外协参研课题27个,占专项课题已立项课题总数的56.1%。在顾国兴的带领下,上海核工院牵头承担的课题中已有8个顺利完成并通过国家能源局组织的正式验收、6个课题通过预验收、5个课题即将结题,其余3个课题正在研发进展中。

作为cap1400核岛重大设备设计技术研究课题的负责人, 顾国兴积极统筹内外部资源,大力吸取国际先进经验,开展科研技术攻关,攻克设备研制、试验的难点,建立了核岛设备的设计技术和评价体系。

目前,cap1400关键设计技术和核岛重大设备设计技术等关键课题任务已全面完成,cap1400关键六大试验课题出色完成试验任务,核级泵阀、仪表课题完成6类泵、7类阀、3类测量仪表的样机研制任务,焊接材料课题已完成20种焊材研制任务,中国先进核电标准体系研究课题有126项成果成为行标或者国标……这些科研工作的完成,全面提升了我国核电研发总体技术水平及核电装备的配套能力,有效支撑了cap1400型号定型和示范工程建设,为重大专项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。

产学研用,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

“科研要面向工程,面向实践,面向未来”, 顾国兴经常告诫同事们要充分发挥科研的作用,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,要努力做到“研有所得,研以致用”。

蒸汽发生器是压水堆核动力装置的重要设备之一,干燥器是蒸汽发生器的关键部件,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核电厂的安全和效率。然而,在ap1000引进时,干燥器不属于技术转让范围,是直接使用第三方的产品。为了摆脱国外技术垄断的现状,顾国兴下定决心:“我们要实现蒸汽发生器的自主化设计,就必须攻克研究难点,设计出国产化干燥器。”自2009年起,他带领和指导研发团队,开启了艰辛且漫长的研发之路。从方案设计到初步设计,再到施工设计;从数值分析到冷态试验,再到热态试验,经过300多个日日夜夜的试验,一百多个热态工况的测试,最终成功完成了干燥器的研发工作,弥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。

在干燥器科研成果成功应用到cap1400项目蒸汽发生器之后,他第一时间又提出:“我们研制出的高性能分离器波形板是否可以拓展到常规岛设备呢?” 2013年的夏天,他主动联系东方电气,寻求双方合作开展常规岛汽水分离再热器(msr)分离器的研发。当从无到有,到通过理论研究和热态试验相结合的方法,最终顺利完成分离单元的研制,成功应用到cap1400示范项目常规岛msr的产品后,顾国兴和研发团队又再一次出发,接受一次又一次性的挑战。

立足当前、着眼长远,优化产学研联盟

顾国兴常说“科研工作需要建立良好的交流机制,需要有广阔的视野,站的高才能望得远。”他紧跟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战略步伐,紧盯核电行业发展的时代需求,积极争取上海市科委的支持,联合上海交通大学、上海电气核电集团开展上海核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。作为中心常务副主任,他提出要将中心建设成上海科创中心的重要载体和创新引擎,并努力培育升级为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。

因此,他始终关注设计院与外部的合作交流,与外协单位携手努力,互相取长补短,实现互利双赢。上海核工院先后与多家国内外著名的企业、高校、研究单位合作,开展了大量国际前沿的工程试验研究,取得了丰硕的成果,建立了坚实的情谊。

顾国兴主张推进“产学研”联合,优化外部资源配置。以上海核工院为技术研发主体,与上海电气集团、上海超算中心、上海交通大学等建立起18个联合企业技术中心(实验室)。通过落实联合技术中心(实验室)、试验基地的载体功能,初步形成了以上海核工院为核心的、支撑技术创新的创新体系,强化了对技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条件支撑,形成了产学研用联盟网络,支撑了重大专项研发、核电先进型号开发和领域学科专业的创新发展。

全面布局、产权保护,力推核电“走出去”战略

“实现核电“走出去”的战略,我们要早布局、早策划、早实现!”顾国兴关注cap1400“走出去”可能存在的产权风险,带领团队积极开展cap1400知识产权盘点工作,及时研究知识产权风险应对措施。他指导开展知识产权布局工作,建立起专利预警剖析和专利地图、布局研究的工作体系,分别在堆芯领域、主设备领域、电气仪控领域、主系统领域开展专利预警分析工作,并针对燃料组件、消氢系统开展了专利地图和布局研究工作。

顾国兴不仅是核电行业杰出的科研奋斗者,更是优秀的科研管理者。他注重科研成果的应用性,也注重科研过程中人才的培养。在科研过程中,一批又一批青年骨干成为行业的专家和技术领头人。他注重技术总结和成果提炼,积极指导开展科研成果树梳理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在他所倡导的科研理念的指导下,上海核工院认定技术秘密399项,获得专利申请号313件,发表高水平论文186篇,鉴定科技成果155项,获得省部级以上成果奖53项,同时,上海核工院还被评为“上海市科技企业创新奖”以及“上海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”的光荣称号,获得政府专项补贴100万元。

科技发展日新月异,核电探索永无止境。相信,这条创新发展之路,在顾国兴,在很多如顾国兴一样,在科技创新路上坚实走好每一步的科技工作者带领下,将越走越顺畅!

关闭